了解更多特点
相关资料
答:不包含无人机。无人机需单独采购,具体可咨询无人机厂家及区域代理。
答:迅汲V2+设备仅支持采集相应点位水体样本。检测水质建议送检实验室或使用快检设备。
答:我们只提供无人机采水解决方案,载具的适配与机巢的选择以及个性化方案的定制可联系集成商或相关厂家。
答:如无人机悬停于水面上方1米,最大采样深度则为9米。
答:我们支持开放API,可由API USB-C接口与其他设备(如其他无人机)建立串口通信,向其他设备发送迅汲V2+的实时工作状态,并接收来自其他设备的控制指令。
常见问题
资料
迅汲V2+无人机载智能水体采样系统
快速上手指南
迅汲V2+无人机载智能水体采样系统
相关参数
跨越地理限制 赋能多元场景
-
优点
无
对于实在是难以人工到达的点位,直接放弃采样
痛点
1. 数据数量和质量严重受限,无法全面反映目标水体的真实状况。
2. 损失大量关键信息,增加研究、监测或取证工作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结论偏差或无法得出有效结论。
迅汲V2+如何解决这些痛点
迅汲V2+搭配无人机可实现远程操控,几乎能够抵达任意目标点位采集水样,显著减少地形和环境限制对采样工作的影响,大幅提升了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
在用户的真实应用案例中(非极限测试),距目标点位1000米、无人机巡航速度约10m/s的条件下,迅汲V2+采集目标点位4.85m深度的1L样品,完成单次采样任务所需时间为479秒*。
-
优点
1. 单次采样量大:可满足需要大量样本的分析需求。
2. 多深度采样:可以一次采集多个不同深度的水样。
3. 采样深度更深:可到达非常深的水体位置(通常
可深至数十米),满足深层水质监测的需求。
4. 学习成本低:手动操作使用门槛低。
5. 被接受程度高:行业内较为普遍的传统作业模式。
作业人员乘船或其他载具前往目标点位,手动采样
痛点
1. 安全风险高:作业环境复杂,尤其在恶劣天气或危险水域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 成本高:包括人力、时间、船只、燃料等多项高昂费用。
3. 效率低:采样作业流程复杂,需耗费大量时间到达和离开目标点位。
4. 采样点位置偏差:船只漂移或作业条件限制容易导致实际采样点与目标点偏差较大。
5. 作业人员负担重:体力和精力消耗巨大,工作疲劳度高。
6. 响应速度慢:难以快速抵达突发任务的目标点位,延误监测和应急处理时间。
迅汲V2+如何解决这些痛点
1. 安全性高:迅汲V2+通过无人机远程操控采样,避免人员落水或暴露于有害环境的风险,确保作业安全。
2. 高效低成本:单次采样任务耗时479秒*,成本仅为98.6元*。相较传统乘船采样,迅汲V2+作业时间减少约80%*,费用节省约78%*。(以注【1】工作场景为例)
3. 精准采样:通过卫星定位实现精确点位锁定,并自动记录采样位置和时间,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 快速部署与回收:无人机搭载迅汲V2+,具备快速部署和高效回收能力,显著提升作业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5. 提升作业舒适度:作业人员无需亲临危险水域,劳动强度显著降低。可远程操作采样系统,大幅改善工作环境和体验。
-
优点
1. 24小时连续采样:可以实时获取水质数据,满足高频监测需求,且摊薄后的单个数据成本较低。
2. 无人值守:部署完成后无需现场人员操作,减少人力投入。
建造与运维连续水质取样系统
(通常属于水质连续监测系统的一部分)
痛点
1. 实施成本极高:包括设备采购、施工建造以及后期运维费用,对预算要求较高。
2. 灵活性极低:采样点通常只能固定在一个地方,难以调整,无法覆盖突发事件或新需求的点位。
3. 部署繁琐:安装和调试需要大量时间(通常以月来计)、人力及专业技术,前期投入大。
迅汲V2+如何解决这些痛点
1. 初始投入成本低:一套迅汲V2+和DJI M350无人机的初始投入仅为约9.3万元,通常显著低于部署一套连续水质取样系统的初始投入,在不需要长期连续采样的场景中,迅汲方案的效费比更高。
2. 灵活性强:迅汲V2+通过远程操控无人机,可以灵活地抵达几乎任何目标点位,满足复杂地形、突发事件及多样化采样需求,避免了连续采样系统固定采样点的局限性。
3. 全自动化重复任务*:对于固定点位的重复取样工作,迅汲V2+支持全自动航点功能,实现一键全自动起飞、飞抵目标采水点、定深采样、自动返航降落。这一功能大幅简化操作流程,同时确保了采样位置的精准性。
-
无人船行驶到目标点位,采样,带回检测或实时在船上快检
优点
1. 采样能力强:单次采样量大,可采集多个深度的水样。
2. 多功能性:无人船不仅能采集水样,还可携带其他检测设备,支持实时快检或其他作业功能。
痛点
1. 搬运劳累:无人船和采集的水样非常重,作业人员的体力消耗巨大。
2. 安全隐患: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设备损坏,搬运人员在沿岸土质疏松区域出现事故等不安全因素。
3. 设备风险:无人船可能因水流湍急、异物缠绕或搁浅等原因失控或无法回收,增加设备损失风险。
4. 作业环境受限:需有适合无人船的搬运条件及稳定的岸边环境,不适合在地形复杂或条件恶劣区域作业。
迅汲V2+如何解决这些痛点
1. 快速部署与作业舒适度提升:迅汲V2+通过无人机搭载,可快速部署到目标点位并高效回收,避免繁重的搬运工作,大幅提升一线作业人员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2. 适应性强,作业环境要求低:对作业地点的依赖性低,适合复杂地形、偏远区域及非传统岸边环境。在水流湍急或异物较多的水域,依然能有效完成采样任务。
3. 紧急断绳机制,保障设备安全*:配备紧急断绳功能,当容器或设备回收受阻时,可一键触发紧急断绳机制,迅速释放采样容器,保障无人机及采样设备安全减少相应损失。
-
-
优点
成本低:设备极其简单,改装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痛点
1. 操作繁琐:高度调节需人工频繁调整,流程复杂。
2. 飞行不安全:取样容器与线绳(通常有数米)较为随意地挂在无人机上大幅摇摆,不但影响无人机飞行稳定性,起飞和降落时还存在线绳打到螺旋桨的安全隐患。此外,随意挂载的额外重量可能导致无人机重心偏移。
3. 无法定深采样:采样深度难以精准控制,无法满足定深采样的需求。
4. 难以批量化开展:由于此方案仅适用于临时任务开展,设备缺乏标准化设计,难以支持长期、规模化的采样任务执行。
在无人机下简单绑一个水桶或水瓶,
通过无人机高度变化去采水样
-
优点
1. 价格稍低:市场上部分设备售价相对较低,初始投入成本低。
2. 允许定制:部分厂家可能允许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一定程度的定制化设计。
3. 大飞机采样量大:结合大载重无人机时,可一次性采集更大体积的水样。
使用与迅汲V2+类似的其他无人机水体采样产品
痛点
1. 质量不稳定:产品可靠性差(尤其对于小批量定制化产品),难以长期高效运行。
2. 用户体验差:问题频发,用户友好度低,不符合用户作业习惯和需求。
3. 兼容性低:能完美匹配的无人机型号较少。
4. 样本易污染:容器或管路设计不佳,导致水样二次污染风险高。
-
优点
即时结果:无需水样采集和运输,检测仪器可直接生成水质监测结果,节省时间。
通过其他检测仪器在线测量水质,
从而不再需要采样
(例如多/高光谱相机、便携式水质分析传感器)
痛点
1. 检测准确性不足:受设备精度和环境干扰影响,结果可能偏差较大,无法满足高精度检测需求。
2. 检测项目有限:多光谱/高光谱设备只能分析表层光谱特性,无法提供化学、生物等多维度指标;传感器覆盖参数种类有限,难以满足复杂监测需求。
3. 认可度稍低:暂无相应的规范或标准。
4. 适用场景受限:高光谱和多光谱设备无法检测水体深层参数,接触式传感器适用范围小,水体环境复杂时性能下降。
迅汲V2+如何解决这些痛点
1. 多重故障保护机制,保障长期运行稳定
· 线绳状态智能监测:实时监测线绳拉力、是否反卷以及容器是否触底,避免线绳缠绕或打结。
· 紧急断绳保护*
紧急断绳激活后需返厂更换线材,保障后续作业性能。· 健康管理系统(HMS):具备设备状态异常告警和绞盘系统运行一定里程后的保养提示,减少因设备老化或故障等问题导致的意外停机。
· 线绳耐用性增强:特殊设计的防磨损保护件,显著提高线绳在反复升降过程中的耐用性,减少维护成本。
2. 支持超视距与自动化作业,智能高效
· 环境适应性强:内置毫米波雷达与夜视相机,支持复杂环境下的超视距采样;设备内部电路板具备防潮、防尘、防腐蚀能力,适应高湿度及腐蚀性环境(例如海面上方),延长设备寿命。(由于接口处无法做到完全三防,仍然不建议在雨天使用迅汲V2+。)
· 支持自动航点采样*
当迅汲V2+与DJI M350/300无人机搭配使用时,支持在DJI Pilot中规划全自动航点任务;当使用其他无人机时,需要使用迅汲V2+的API进行开发。3. 精准采样,确保样本可靠
· 智能定深采样逻辑:自动调整采样容器下放速度与距离,确保容器中样品来自设定深度。
· 采水容器优化设计:容器防腐蚀性能提升,以及使用超低VOC粘合剂,减少材料溶出对水样质量的影响。
4. 强化的作业安全性
· 高度匹配DJI M350无人机:在尺寸、重量、电耗等各方面符合DJI M350要求,提升与其集成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 可调支架:三档安装位置,更好适配多种负载场景(如单云台、双云台及H30/H20系列相机),保障个性化场景下作业顺畅。
· 容器半耦合设计:容器与迅汲V2+主体采用半耦合方式连接,有助于在无人机姿态变化时减少容器晃动导致样品撒出,同时降低无人机转动惯量,从而提升飞行姿态稳定性。
5. 用户友好,操作便捷
· 直接使用无人机遥控器控制*
当迅汲V2+与DJI M350/300无人机搭配使用时,支持在DJI Pilot中规划全自动航点任务;当使用其他无人机时,需要使用迅汲V2+的API进行开发。· 快速部署与拆装:10秒内即可完成安装或拆卸,单手即可更换采水容器,节省作业准备时间。
· 采水容器自动开闭盖:减少人工干预,提升操作便捷性。
6. 支持多场景与多飞行平台
· 多样化采水容器:提供有机玻璃和不锈钢材质容器,适配不同密度或黏稠度的液体采样需求。
· 支持与其他无人机深度集成:可通过迅汲V2+的API,与其他无人机进行软件适配。
7. 批量化、规范化生产,确保质量稳定
· 规模化生产:迅汲2024年产量>220台,2025年预计年产量>350台,具备完整的生产标准操作流程(SOP)与稳定的专职生产队伍。
· 严苛的出厂质检流程:除生产过程质检(IPQC)外,每台迅汲V2+在出厂前,都会由独立质检人员进行30分钟的带载连续升降测试和3分钟的实际飞行采水测试,各项功能与性能指标检测通过后,方可出厂。
8. 符合规范:
· 流程规范:迅汲V2+的产品设计与作业流程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 91.2-2022)
-
单次采样任务耗时<8分钟*,成本仅为98.6元*。
相较传统乘船采样,迅汲V2+作业时间减少约80%*,费用节省约78%*。
-
于2025年1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研究基地(深圳大鹏)利用迅汲V2+安装于DJI M300无人机开展近海海岸线海水样本取样工作,该任务阶段的风速风向为西北风二级,平均风速为2.8±0.2米/秒,平均巡航高度15米,具体作业时间计算以飞机解锁到任务结束降落为准。
以上述工作场景为例乘艇采样单次取样作业耗时约2400秒(40分钟),迅汲+无人机采样单次取样作业耗时479秒,减少了约80%的时间。
-
于2025年1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研究基地(深圳大鹏)利用迅汲V2+安装于DJI M300无人机开展近海海岸线海水样本取样工作,该任务阶段的风速风向为西北风二级,平均风速为2.8±0.2米/秒,平均巡航高度15米,具体作业时间计算以飞机解锁到任务结束降落为准。
以上述工作场景为例乘艇采样单次取样作业耗时约2400秒(40分钟),迅汲+无人机采样单次取样作业耗时479秒,减少了约80%的时间。
-
于2025年1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研究基地(深圳大鹏)利用迅汲V2+安装于DJI M300无人机开展近海海岸线海水样本取样工作,该任务阶段的风速风向为西北风二级,平均风速为2.8±0.2米/秒,平均巡航高度15米,具体作业时间计算以飞机解锁到任务结束降落为准。
以以上工作场景为例乘艇采样单次取样作业耗时约2400秒(40分钟),迅汲+无人机采样单次取样作业耗时479秒,减少了约80%的时间。
高灵活性低成本,适用于复杂地形、突发污染事件和阶段性研究任务。
通过自动化航点采样*功能,可重复执行定点定深任务,确保数据一致性,避免连续采样系统固定采样点的局限性。
-
当迅汲V2+与DJI M350/300无人机搭配使用时,支持在DJI Pilot中规划全自动航点任务;当使用其他无人机时,需要使用迅汲V2+的API进行开发。
快速飞抵任意水域、轻松部署与回收,配备紧急断绳*功能与线缆状态监测机制,确保作业过程安全顺畅,适配多样化作业场景,不受限地形。
-
紧急断绳激活后需返厂更换线材,保障后续作业性能。
-
紧急断绳激活后需返厂更换线材,保障后续作业性能。
方案介绍
全自动航点任务,起飞、采样、返航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8min*
千米采样速度
高效
80%*
效率提升
100+
日均采样点位数
-
于2025年1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研究基地(深圳大鹏)利用迅汲V2+安装于DJI M300无人机开展近海海岸线海水样本取样工作,该任务阶段的风速风向为西北风二级,平均风速为2.8±0.2米/秒,平均巡航高度15米,具体作业时间计算以飞机解锁到任务结束降落为准。
以上述工作场景为例乘艇采样单次取样作业耗时约2400秒(40分钟),迅汲+无人机采样单次取样作业耗时479秒,减少了约80%的时间。
-
于2025年1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研究基地(深圳大鹏)利用迅汲V2+安装于DJI M300无人机开展近海海岸线海水样本取样工作,该任务阶段的风速风向为西北风二级,平均风速为2.8±0.2米/秒,平均巡航高度15米,具体作业时间计算以飞机解锁到任务结束降落为准。
以上述工作场景为例乘艇采样单次取样作业耗时约2400秒(40分钟),迅汲+无人机采样单次取样作业耗时479秒,减少了约80%的时间。
优点
痛点
无
1. 数据数量和质量严重受限,无法全面反映目标水体的真实状况。
对于实在是难以人工到达的点位,直接放弃采样
迅汲V2+如何解决这些痛点
迅汲V2+搭配无人机可实现远程操控,几乎能够抵达任意目标点位采集水样,显著减少地形和环境限制对采样工作的影响,大幅提升了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
2. 损失大量关键信息,增加研究、监测或取证工作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结论偏差或无法得出有效结论。
在用户的真实应用案例中(非极限测试),距目标点位1000米、无人机巡航速度约10m/s的条件下,迅汲V2+采集目标点位4.85m深度的1L样品,完成单次采样任务所需时间为479秒*。
优点
痛点
1. 单次采样量大:可满足需要大量样本的分析需求。
1. 安全风险高:作业环境复杂,尤其在恶劣天气或危险水域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作业人员乘船或其他载具前往目标点位,手动采样
迅汲V2+如何解决这些痛点
1. 安全性高:迅汲V2+通过无人机远程操控采样,避免人员落水或暴露于有害环境的风险,确保作业安全。
2. 多深度采样:可以一次采集多个不同深度的水样。
3. 采样深度更深:可到达非常深的水体位置(通常可深至数十米),满足深层水质监测的需求。
4. 学习成本低:手动操作使用门槛低。
5. 被接受程度高:行业内较为普遍的传统作业模式。
2. 成本高:包括人力、时间、船只、燃料等多项高昂费用。
3. 效率低:采样作业流程复杂,需耗费大量时间到达和离开目标点位。
4. 采样点位置偏差:船只漂移或作业条件限制容易导致实际采样点与目标点偏差较大。
5. 作业人员负担重:体力和精力消耗巨大,工作疲劳度高。
6. 响应速度慢:难以快速抵达突发任务的目标点位,延误监测和应急处理时间。
2. 高效低成本:单次采样任务耗时479秒*,成本仅为98.6元*。相较传统乘船采样,迅汲V2+作业时间减少约80%*,费用节省约78%*。
3. 精准采样:通过卫星定位实现精确点位锁定,并自动记录采样位置和时间,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 快速部署与回收:无人机搭载迅汲V2+,具备快速部署和高效回收能力,显著提升作业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5. 提升作业舒适度:作业人员无需亲临危险水域,劳动强度显著降低。可远程操作采样系统,大幅改善工作环境和体验。
优点
痛点
1. 24小时连续采样:可以实时获取水质数据,满足高频监测需求,且摊薄后的单个数据成本较低。
1. 实施成本极高:包括设备采购、施工建造以及后期运维费用,对预算要求较高。
建造与运维连续水质取样系统
(通常属于水质连续监测系统的一部分)
迅汲V2+如何解决这些痛点
1. 初始投入成本低:一套迅汲V2+和DJI M350无人机的初始投入仅为约9.3万元,通常显著低于部署一套连续水质取样系统的初始投入,在不需要长期连续采样的场景中,迅汲方案的效费比更高。
2. 无人值守:部署完成后无需现场人员操作,减少人力投入。
2. 灵活性极低:采样点通常只能固定在一个地方,难以调整,无法覆盖突发事件或新需求的点位。
3. 部署繁琐:安装和调试需要大量时间(通常以月来计)、人力及专业技术,前期投入大。
2. 灵活性强:迅汲V2+通过远程操控无人机,可以灵活地抵达几乎任何目标点位,满足复杂地形、突发事件及多样化采样需求,避免了连续采样系统固定采样点的局限性。
3. 全自动化重复任务*:对于固定点位的重复取样工作,迅汲V2+支持全自动航点功能,实现一键全自动起飞、飞抵目标采水点、定深采样、自动返航降落。这一功能大幅简化操作流程,同时确保了采样位置的精准性。
优点
痛点
1. 采样能力强:单次采样量大,可采集多个深度的水样。
1. 搬运劳累:无人船和采集的水样非常重,作业人员的体力消耗巨大。
无人船行驶到目标点位,采样,带回检测或实时在船上快检
迅汲V2+如何解决这些痛点
1. 快速部署与作业舒适度提升:迅汲V2+通过无人机搭载,可快速部署到目标点位并高效回收,避免繁重的搬运工作,大幅提升一线作业人员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2. 多功能性:无人船不仅能采集水样,还可携带其他检测设备,支持实时快检或其他作业功能。
2. 安全隐患: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设备损坏,搬运人员在沿岸土质疏松区域出现事故等不安全因素。
3. 设备风险:无人船可能因水流湍急、异物缠绕或搁浅等原因失控或无法回收,增加设备损失风险。
4. 作业环境受限:需有适合无人船的搬运条件及稳定的岸边环境,不适合在地形复杂或条件恶劣区域作业。
2. 适应性强,作业环境要求低:对作业地点的依赖性低,适合复杂地形、偏远区域及非传统岸边环境。在水流湍急或异物较多的水域,依然能有效完成采样任务。
3. 紧急断绳机制,保障设备安全*:配备紧急断绳功能,当容器或设备回收受阻时,可一键触发紧急断绳机制,迅速释放采样容器,保障无人机及采样设备安全减少相应损失。
迅汲V2+如何解决这些痛点
-
优点
成本低:设备极其简单,改装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痛点
1. 操作繁琐:高度调节需人工频繁调整,流程复杂。
2. 飞行不安全:取样容器与线绳(通常有数米)较为随意地挂在无人机上大幅摇摆,不但影响无人机飞行稳定性,起飞和降落时还存在线绳打到螺旋桨的安全隐患。此外,随意挂载的额外重量可能导致无人机重心偏移。
3. 无法定深采样:采样深度难以精准控制,无法满足定深采样的需求。
4. 难以批量化开展:由于此方案仅适用于临时任务开展,设备缺乏标准化设计,难以支持长期、规模化的采样任务执行。
在无人机下简单绑一个水桶或水瓶,
通过无人机高度变化去采水样
-
优点
1. 价格稍低:市场上部分设备售价相对较低,初始投入成本低。
2. 允许定制:部分厂家可能允许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一定程度的定制化设计。
3. 大飞机采样量大:结合大载重无人机时,可一次性采集更大体积的水样。
使用与迅汲V2+类似的其他无人机水体采样产品
痛点
1. 质量不稳定:产品可靠性差(尤其对于小批量定制化产品),难以长期高效运行。
2. 用户体验差:问题频发,用户友好度低,不符合用户作业习惯和需求。
3. 兼容性低:能完美匹配的无人机型号较少。
4. 样本易污染:容器或管路设计不佳,导致水样二次污染风险高。
-
优点
即时结果:无需水样采集和运输,检测仪器可直接生成水质监测结果,节省时间。
通过其他检测仪器在线测量水质,
从而不再需要采样
(例如多/高光谱相机、便携式水质分析传感器)
痛点
1. 检测准确性不足:受设备精度和环境干扰影响,结果可能偏差较大,无法满足高精度检测需求。
2. 检测项目有限:多光谱/高光谱设备只能分析表层光谱特性,无法提供化学、生物等多维度指标;传感器覆盖参数种类有限,难以满足复杂监测需求。
3. 认可度稍低:暂无相应的规范或标准。
4. 适用场景受限:高光谱和多光谱设备无法检测水体深层参数,接触式传感器适用范围小,水体环境复杂时性能下降。
1. 多重故障保护机制,保障长期运行稳定
· 线绳状态智能监测:实时监测线绳拉力、是否反卷以及容器是否触底,避免线绳缠绕或打结。
· 紧急断绳保护*
· 健康管理系统(HMS):具备设备状态异常告警和绞盘系统运行一定里程后的保养提示,减少因设备老化或故障等问题导致的意外停机。
· 线绳耐用性增强:特殊设计的防磨损保护件,显著提高线绳在反复升降过程中的耐用性,减少维护成本。
2. 支持超视距与自动化作业,智能高效
· 环境适应性强:内置毫米波雷达与夜视相机,支持复杂环境下的超视距采样;设备内部电路板具备防潮、防尘、防腐蚀能力,适应高湿度及腐蚀性环境(例如海面上方),延长设备寿命。(由于接口处无法做到完全三防,仍然不建议在雨天使用迅汲V2+。)
· 支持自动航点采样*
3. 精准采样,确保样本可靠
· 智能定深采样逻辑:自动调整采样容器下放速度与距离,确保容器中样品来自设定深度。
· 采水容器优化设计:容器防腐蚀性能提升,以及使用超低VOC粘合剂,减少材料溶出对水样质量的影响。
4. 强化的作业安全性
· 高度匹配DJI M350无人机:在尺寸、重量、电耗等各方面符合DJI M350要求,提升与其集成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 可调支架:三档安装位置,更好适配多种负载场景(如单云台、双云台及H30/H20系列相机),保障个性化场景下作业顺畅。
· 容器半耦合设计:容器与迅汲V2+主体采用半耦合方式连接,有助于在无人机姿态变化时减少容器晃动导致样品撒出,同时降低无人机转动惯量,从而提升飞行姿态稳定性。
5. 用户友好,操作便捷
· 直接使用无人机遥控器控制⁽⁴⁾*
· 快速部署与拆装:10秒内即可完成安装或拆卸,单手即可更换采水容器,节省作业准备时间。
· 采水容器自动开闭盖:减少人工干预,提升操作便捷性。
6. 支持多场景与多飞行平台
· 多样化采水容器:提供有机玻璃和不锈钢材质容器,适配不同密度或黏稠度的液体采样需求。
· 支持与其他无人机深度集成:可通过迅汲V2+的API,与其他无人机进行软件适配。
7. 批量化、规范化生产,确保质量稳定
· 规模化生产:迅汲2024年产量>220台,2025年预计年产量>350台,具备完整的生产标准操作流程(SOP)与稳定的专职生产队伍。
· 严苛的出厂质检流程:除生产过程质检(IPQC)外,每台迅汲V2+在出厂前,都会由独立质检人员进行30分钟的带载连续升降测试和3分钟的实际飞行采水测试,各项功能与性能指标检测通过后,方可出厂。
8. 符合规范:
· 流程规范:迅汲V2+的产品设计与作业流程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 91.2-2022)
产品咨询邮箱:inquiry@soarability.tech
产品咨询电话:0755-86560586 / 13728948398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澳特科兴科学园



